“歪曲历史,是对过去的背叛”。
这句话用来评价前些年层出不穷的“抗日神剧”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这些名为“神剧”,实为“雷剧”的作品里。
演员们化着浓妆、穿着短裙、喷着发胶、住着别墅。
再时不时上战场轻松写意的“手撕”几个鬼子,就算是完成了抗日大业……
严重脱离历史现实的一幕幕荒唐情节,电视机前的观众早已经被雷的外焦里嫩。
“手撕鬼子”、“子弹拐弯”
“抗日神剧”的先河,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上映的《抗日奇侠》。
也就是在这部戏里首次出现了“手撕鬼子”的名场面。
《抗日奇侠》的主人公是五位身怀绝世武功的民间高手。
他们组成了一支小分队,每天穿插在敌前敌后执行各种高难度的任务。
光看这个设定,似乎还不算离奇,可整部戏的风格实在是太夸张了。
尤其是拍到战争场面,编剧就完全放飞了他的想象力。
比如这几位主角竟然都有躲避子弹的能力。
即便敌人就站在他们面前开枪射击,他们也能在闲庭信步之间将子弹一一躲过。
轮到主角们丢手雷的时候,敌人可就躲不过去了。
因为这些手雷不光能丢到几百米开外,而且还像回旋镖一样会拐弯,怎么扔都能正中鬼子头顶。
剧中还有一位练鹰爪功的主角可以隔着钢盔轻松捏碎鬼子的脑袋。
另一位练太极拳的高手则可以用双手把鬼子的身体撕成两半……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的编剧刘仕裕是靠创作神话剧出名的。
港版《西游记》、《封神榜》的编剧都是他,难怪《抗日奇侠》也被拍出了神幻色彩。
《抗日奇侠》上映后,许多抗日剧对其模仿,又“青出于蓝”拍出了更多脱离现实的战斗场面。
像是《永不磨灭的番号》里孙成海向天空扔手雷,结果把一架盘旋在高空的敌人的战斗机炸了下来;
还有《神枪》中。
男主角张响射出的子弹则能够自动拐弯,精准命中躲在柱子后的目标。
夜壶、裤裆皆可藏雷
比起“手撕鬼子”来,更雷人的当属是“抗日神剧”出现过的各种千奇百怪的武器。
像是在2012年上映的《敌后便衣队传奇》里,一个叫马洛的角色便发明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包子里藏手雷。
他出场时拿起一个雪白的包子咬了一口,然后随手往远处一扔。
包子竟然炸的硝烟四起,随后他嬉皮笑脸的解释说这是他研发成功的“包子雷”。
他接下来又掏出了所谓的“蔬菜雷”。
辣椒、黄瓜、西红柿、萝卜里面皆可藏雷。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最后拿出的是一个夜壶。
然后说自己已经研究成功“尿液触发雷”,只要往夜壶里面撒尿便能引起爆炸……
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部戏的“启发”,2015年上映的《一起打鬼子》里再次升级。
导演突发奇想的让女角色把手榴弹藏在了裤裆里,真是雷人又无聊。
喷发胶、穿短裙,抗日剧拍成“偶像剧”
还有一种“抗日神剧”则是在战士们的日常生活上做文章。
给好好的战争历史剧披上了“偶像剧的外衣”。
2012年,吴奇隆主演了一部《向着炮火前进》。
不知道是不是刚拍完古偶《步步惊心》的缘故,他在这部抗日剧里也带着浓浓的“偶像包袱”。
造型始终是时髦的工装裤、皮夹克,还打了耳钉、喷了发胶。
看着不像要上战场,更像是随时准备上台开演唱会。
同年上映的《铁血使命》里,剧中的主人公是五位女兵战士。
正常人印象中的抗战女兵形象应该是朴素干练的。
可这部戏里,五位女兵都化了淡妆浓抹的妆容,甚至还染了头发做了发型,让观众非常出戏。
还有《尖锋之烈焰青春》中,宋轶扮演的女主角不但从头到尾带妆上阵,穿搭更是雷人。
上身军装、下身短裙不算完,竟然还穿了黑丝。
2015年的《热血英雄传》,则让观众看到了一群每天品咖啡、抽雪茄的战士。
由陈龙饰演的男军官不但头发精致有型,不知道抹了多少发胶。
更荒唐的是,到了剧情后期他为了祭奠牺牲的战友,竟然拿出了一个精致的咖啡杯点香烛。
真是每一集都离不开咖啡呀。
上面这些情节已经足够荒唐。
但要说到把抗日剧当“偶像剧”拍,最不得不提的还得是《雷霆战将》。
毕竟这部戏可是得到了人民日报的点名批评。
事实上,《雷霆战将》被批的也着实不冤枉。
在戏里男角色不但人均留着油亮光滑、风吹不乱的大背头。
主角经常左手一只雪茄,右手一杯咖啡,边喝边不满的说:“糖又放多了”。
惬意的仿佛在度假一般。
而且平日里住着宽敞的大别墅。
完全不像抗日战士,倒像是养尊处优的军阀。
剧中女角色们也没好到哪里去。
人人踏着一尘不染的白皮鞋,穿着修身的小裙子,一个赛一个精致。
不光观众实在看不下去了,人民日报官媒也站出来一针见血的直言:
“别把偶像剧套路用在抗日题材上”。
结语
拍出这些桥段的剧组们,难道真的不知道有多离谱吗?
恐怕未必,只不过在流量的诱惑下,他们还是用无下限的情节来博了眼球。
而像“抗日神剧”这样完全脱离现实的影视作品往轻里说是“雷人”,往严重说则是“反智”。
年轻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在观影后难免会受到误导,甚至于把战争和历史当成了儿戏。
要拍好抗日剧,首要前提便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
这才是对那些曾经为了反抗侵略而抛洒热血的先烈们最好的尊重。
下一篇 《极限刑诉》在重庆开机